生命的本質都一樣

最近「玫瑰心結」出版〈https://www.books.com.tw/products/0010889593?sloc=main〉,完成一件對自己的承諾,感覺鬆了一口氣,似乎現在能坐在另一種位置,用比較放鬆的眼光看待自己的生活。突然好奇起來不,知道以前學生時代的朋友們,都在做什麼呢?他們也寫書嗎?孩子有幾個了?生活裡是否也和移民的我一般:感慨萬千且帶些如人飲水,冷暖自知的隱蔽感呢?

於是,我幹了件無聊的事,在網上搜尋那些當年半生不熟,不生不熟朋友們的生活動態。其中一位當年成績優異的狀元郎,現在在日本當醫生,從前大夥都用羨慕的眼光看他,他在群體裡都是以天子驕子的姿態睥睨眾生。

發現他的生活不外乎看診,長時間待在診間裡看診,婚姻生活裡也是要處理和丈母娘的磨合,與妻子協調照顧孩子的時間,假日也是朝模範爸爸路線前進,一到五工作再累,週末也是打起精神,帶孩子出門郊遊踏青。

我轉而再關注另一個忙做生意的朋友,她每天忙張羅店面裡的大小事、應付狀況百出的工讀生,下班後得操心兩個孩子的教育、應付「媽寶」的老公,而且最近他們忙著打離婚官司,更多負面情緒包圍著她,弄得臉書上一片塵土飛揚。

其他朋友的生活都像一個模子刻出來,上下班、帶孩子、陪父母看病、為家庭經濟實力打拼或尋尋覓覓另一半等等,或許再過幾年,就輪到我們自己的健康亮起紅燈,需要家人來照顧我們,大抵就是這樣的循環。

我還曾為此感慨寫了一篇散文「輕盈之歌」,可在我的podcast頻道上聽到這段分享:

我們這一代都差不多進入中年階段,單身的繼續貼旅遊行腳,已婚的就在社群網站上曬孩子與配偶,離婚的就喜歡拿「心靈雞湯」乾杯,安慰自己兼鼓勵他人。

人到中年,不得不坦承:生命的本質都一樣,不論青壯年時期有多棒的學歷、多耀眼的工作成就、多讚的另一半、多出色的下一代等等,之後漸漸發現這些都僅是好看的裝飾品,生命的本質還是面對生老病死,不論誰曾在你生命裡來來去去或陪伴到最後,該面對與處理的生命議題都還是大同小異。